团队成员

  •       牛小骥,男,1973年出生,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博士,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后,曾任美国SiRF公司上海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惯性导航和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博士期间完成了首套基于国产微机械惯性器件的姿态测量系统并做应用示范;博士后研究中开发了整套基于微机械惯性器件的车辆导航系统,相关论文获美国导航年会最佳论文奖(组合导航分会);在SiRF公司研发了惯性辅助GPS方案,相关产品已生产销售数十万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及横向应用课题多项。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美国导航学会(ION)优秀学生论文奖、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IPIN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冠军等国内外学术奖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6项,美国专利2项。
  •       章红平,男,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武汉大学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球华人定位导航协会秘书长、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卫星导航年会CSNC副秘书长、委员,武汉-中国光谷汽车电子创新技术联盟秘书长等职。在武汉大学创建了GNSS/INS硬件/软件技术开发团队,搭建完成了紧组合导航系统、深组合接收机原型系统的开发平台,GNSS/INS高精度组合导航软件---GINS软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北斗/INS精密定位定姿及其在测绘、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研究、北斗系统性能评估、GNSS电离层延迟反演等。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发起创立了武汉迈普时空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羲和时空(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的策划和建设工作;推动了武汉大学与东风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筹建了5个联合实验室。
  •       张提升,男,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多源智能导航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GNSS接收机、GNSS/INS等多源深组合、机器人智能导航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部分深组合研究成果在航天研究院所和著名手机企业进行了转化。已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指导学生获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
  •       郭文飞,男,1982年生,博士,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GNSS高精度授时接收机、GNSS-R、抗干扰(anti-jamming)、通导一体化,以及相关的通信与信号处理等。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2项,教育部自主科研项目3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以主要技术负责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军委科技委项目1项,累计获批经费一千余万元。
  •       张全,男,1986年生,博士,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2018年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IEEE Member)。研究工作聚焦于车载惯性导航技术、多源信息智能可信融合导航技术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面向高精度低成本车载组合导航的高水平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10余项,主持开发的高精度多源组合导航软件已服务于国内一线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芯片级车载多源融合导航方案已许可转让至多家国内主流的北斗导航芯片供应商。累计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       陈起金,男,1988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2016年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惯性测量与组合导航技术研究。主持北斗重大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参编行业标准1项。202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序8),2013年获ION GNSS学生论文奖。两项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大规模应用。
  •       旷俭,男,1990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2019年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行人&车辆定位、磁场定位及智能手机泛在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合作等项目多项,且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落地。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2018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冠军、室内定位与导航(IPIN2018、IPIN2020、IPIN2021和IPIN2022)国际室内定位比赛冠军(共6项)、2016年全国大学生创业比赛“创青春”计划组国赛金奖。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多源智能导航实验室(微信公众号:i2Nav) 当前访问量: 技术支持:武汉楚玖科技有限公司